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推行三年,基層醫院都有了哪些變化?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小編
- 發布時間:2024-01-31 14:37
- 訪問量:
“當村醫發現自己治不了的病人時,只要向鄉鎮衛生院報告,即可把患者接到鄉鎮衛生院救治,如果鄉鎮衛生院也救治不了,可以直接轉到縣級醫院……整個過程都不需要老百姓操心!”
上述場景,僅僅是近年來各地積極推行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的一個縮影。現如今,基層推進的情況如何?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提升?
▲兩辦印發《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》,提出要健全“以縣級醫院為龍頭、鄉鎮衛生院為樞紐、村衛生室為基礎”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,推進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。
培養一批“帶不走”的人才隊伍
業內專家分析指出,從歷史經驗看,基層領域“重物輕人”問題亟需解決。應重視基層醫療人才的發展訴求,遵循人才培養和價值規律,打造專業化規范化的基層醫生團隊。
為解決基層醫院人才短缺,高層級人才難吸引這一問題,湖北宣恩將“請進來”與“送出去”相結合,加速醫療人才能力提升。宣恩縣衛健局局長鐘仁義介紹,通過用好用活“大學生村醫計劃”“專項招聘”等政策,鄉村醫生隊伍得到不斷充實。通過搶抓武漢市江漢區、青山區對口幫扶及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的機遇,先后邀請21名專家來宣恩掛職帶教,同時派出34名醫務人員到省、州各級醫療機構進修培訓,培養出一批“帶不走”的人才隊伍。
來源:宣恩發布
信息化建設成效初顯
提升醫衛融合、業務協同、人財物統一管理等工作質效,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與引領。通過技術共享、信息共享、資源共享,打通基本公衛、家醫服務和區域資源管理等信息系統,暢通縣、鄉、村聯動通道。
興化市人民醫院院長張彤在談到慢病管理中心建設時表示,醫療機構牽頭,縣鄉村一體化,信息化支撐是做好慢病管理的必要條件。實踐中,興化市人民醫院努力實現“平時有人關心”、“就醫不用操心”、“診療令人放心”的醫防融合慢病管理新格局。尤其值得關注的是,興化市人民醫院借助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在“智慧家醫”中取得的成效。
據介紹,興化市于2018年建設并投入使用興化市全民健康平臺。家庭醫生簽約隨訪工作站是該平臺的十大應用場景之一。醫生可以在田間地頭也能輕松完成簽約履約,相關數據可同步上傳至全民健康信息平臺,累計簽約33.93萬人次,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16.96萬份。
來源:揚子晚報網
“健康守門人”逐步得到認可
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離群眾最近,被稱作群眾健康的“守門人”。推動健康關口前移,讓常見病、多發病、慢性病在縣域內就能得到有效治療,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,是各地在推進縣鄉村一體化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視的工作。
為打通醫療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使農村居民在“家門口”就能獲得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,湖北仙桃著力探索重點專科建設新路徑,提升醫療服務綜合能力。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派出15個臨床科室人員,采取“一科包一院”方式,加大對鎮衛生院重點科室和薄弱科室的幫扶。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基層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,不斷滿足基層群眾多元化的健康需求。
與此同時,市區域臨床檢驗中心系統與基層機構實現對接,數據實現互通;“空中中藥房”在張溝鎮試點運行;依托遠程醫療功能,醫療服務進一步向村延伸,實現“小病不出村、常見病不出鎮”的分級診療格局。
來源:荊楚網
推動縣域內醫療衛生服務一體化,是事關人民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,也是事關衛生健康事業長遠發展的關鍵環節,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漸健家醫期待與廣大醫療衛生機構一起,推動基層衛生健康事業再上新臺階!